自“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这给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实验室样品管理是环境检测工作的重要组成环节,也是实验室管理、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的重要内容,更是检测结果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保障。传统实验室在进行接样、暂存、流转、留样等样品管理全流程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人工,难以满足快速、高效工作及结果量值溯源要求,也达不到现代智能化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样品智能化管理已成为环境检测实验室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样品管理智能化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空白。
一、环境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现状
样品管理工作是户外采样工作和实验室分析工作的保证。随着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样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然而,大部分检测机构主要关注现场采样和样品检测工作,对样品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且普遍存在管理不善、条件配置不足、培训不到位等现象,从而出现样品编号错误、样品错装或检测项目错填、样品存储不当和样品清理不及时等问题。
1、样品编号错误
实验室在接到来样时,需要给每个样品进行编号,以便于样品管理员查找取样及管理员和分析员追溯样品信息。但在日常分析工作中,由于样品量较大或人工编号失误等原因,编号错误现象(如编号重复、日期错误、编号与检测项目不对应等)时常出现。
2、样品错装或检测项目错填
在日常分析工作中,当样品装错容器(如塑料瓶装成了玻璃瓶)或遗漏、增加检测单中检测项目都会对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检测的时效性产生影响。如采集含氟化物的水样时,因为玻璃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氟化物对玻璃有腐蚀性,所以只能用塑料瓶装,如果用玻璃瓶装,必然会影响氟化物的测定结果;微生物检测项目的检测时间一般需要两天,一旦填写检测项目时发生遗漏,不仅检测时效大打折扣,而且检测成本也会增加。
3、样品存储不当
样品的类别或需要的检测项目不同,它们储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然而在日常分析工作中,由于对样品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经常会发生因样品贮存条件不完善而导致测定不准确,如:将应冷藏或冷冻储存的样品保存在常温条件下,这会导致样品含量或性质发生变化;易挥发、性质不稳定的样品不按要求的储存条件保存,从而导致样品分解、变质等。
4、样品清理不及时
样品管理工作中还会发生样品清理不及时的现象,比如需要检测很多项目的样品,由于检测工作耗时较长而导致冷库堆积现象严重,这些样品无法及时清理,新到样品也无法在应有的储存条件下保存,可能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二、实验室样品管理系统
加强检测实验室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国家质检总局《“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开发智能化仪器设备和软件产品是大势所趋,各级技术机构和检验检疫实验室应发挥自身业务特点推广普及科研、检测及数据分析处理工作的信息化。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始使用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就有对样品的智能管理。
样品智能管理系统设计工作包括:根据实验室样品管理流程和现有实验室规模、区域的空间结构布局,样品的类别、保存条件等因素,对样品属性进行了统计分类,并依据分类结果建立样品自动存储仓库;然后对各个实验室的分布位置进行分析,利用样品智能化管理系统发布指令,完成样品的仓储和运输,从而实现样品仓库和实验室之间的连通。
样品管理系统包含样品信息识别、样品类别判断、仓库自动选择、保存条件设置和提醒、保存周期查看和提醒、样品检测进度查看和提醒、检测任务处理、样品处置提醒和记录等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样品从入库到出库过程中信息的完整性,且每个环节在对应的功能化操作中都有记录,便于实时查找样品详细信息。
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的一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了样品在样品室和各个实验室间的流转,提升了样品流转效率、实现了样品信息透明化追溯和无纸化管理,降低了流转差错率,实用性很强。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